第323章 成都
自從宋太宗趙光義為奪回燕云十六州,起兵攻遼,結果在高梁河慘敗,宋朝停止了統一的步伐,由主動變為被動,執著于防守而失于進取。
防而不攻,像是成了宋朝刻在骨子里的秉性。
當然,始終有許多慷慨之士,力求收復故土,只是大多以悲歌收場。
宋朝的防線一退再退,東面已從滹沱河退到了黃河、又退到了淮河。西面從黃河退到了關隴、又退到了漢中、退到了劍門關、幾乎退到了長江……
蒲擇之知道不能再退了,不能再只作被動的防守。
再守下去,他在任之時、有生之年或許能有功,但大宋早晚將亡。
余玠還能反攻漢中,他卻要先反攻成都。
因此,他力排眾議,不顧紐璘攻向重慶府的萬余蒙軍,毅然決然奇襲劍門關。
蒲擇之把這一戰稱為“關門打狗”。
打下劍門關,可以隔絕開漢中與成都的蒙軍,之后再強攻成都的阿答胡,可防止汪德臣支援。
劍門關天險,不能輕易攻破,卻可偷渡嘉陵江迂回。后唐滅前蜀、宋滅后蜀,都是如此破關。
五月十八日,蒲擇之親率小股兵力從汪德臣眼皮子底下繞到劍門關后方,朱禩孫、蒲黼、楊大淵、韓勇等諸將齊攻劍門關,一舉收復了劍門要塞。
這又是一場大勝,宋軍軍心大振。
但收復劍門關僅僅是個開始,關了門,接下來才是打狗。
這只“狗”是蒙軍在成都的都元帥阿答胡。
蒲擇之以最快速度開始了布置,留下兵力駐守劍門關,防止汪德臣反攻。
他派劉整據守遂寧,扼住涪江的箭灘渡,防止紐璘回師與阿答胡合兵。
劉整如今在京湖制置使李曾伯麾下,隨吳淵入援川蜀。他曾以十二驍勇取信陽,名震天下,乃當今大宋最“才氣橫溢”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