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題遺山詩
高于血統(tǒng)、族群,促華夷融合者,或便是這一句一字形成的文明。
唯置身其中,李瑕才感受到這其中的艱難困厄……與堅強。
若說第一次北上時他與北人是純粹的對手,這次,他已更了解北人,也對今生志向更堅定、更有信心。
于是,那原本已忘記的詩句也再次回想起來。
短短數(shù)十字,一番血淚史。
“身閱興亡浩劫空,兩朝文獻一衰翁……”
~~
十?dāng)?shù)日后,有張家心腹從獲鹿寓舍趕回來。
“五郎,遺山先生壽終了。”
張弘道嘆息一聲,道:“可惜可嘆,當(dāng)時情景如何?”
“幾位先生已在收拾遺山先生文稿……”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張弘道喃喃自語道。
“有一事五郎或感興趣……遺山先生臨終前聽了李瑕那半首殘詩,反復(fù)念叨,以‘知己’呼之,想起身賦詞回應(yīng),可惜沒能起來。”
“沒能回一首?”
“白先生問遺山先生,以舊詞相贈可否,遺山先生言‘元光元年’,語未罷,溘然長逝。”
“語未罷,溘然長逝。”張弘道重復(fù)了一句。
哪怕與李瑕有隙,他也深感遺憾。
他懂詩,知李瑕贈的殘句最觸元好問心意,若有回詩,又是一段佳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