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臺特瑪湖營地。策馬而來的使者抬頭一看,吃了一驚。只見豎在大帳前的,赫然是象征蒙古大汗的九斿白纛。主纛用松木制成,粗五寸、十三尺長,插在花崗巖底座上。頂端有一尺長鍍金三叉鐵矛,形如火焰,鐵矛下方是用白公馬鬃制成的圓形纓子。離主纛一丈五遠之處,四面、四角上豎起八柄陪纛。主纛、陪纛,一共九柄。眼前這真真正正是大蒙古國的九斿白纛。使者們于是心想,如果能說服兀魯忽乃,這一趟還能把九斿白纛帶回去,只怕封賞會更加豐厚。他們下馬,走進了大營……一會兒之后,有士卒提著五顆人頭,跟隨著兀魯忽乃走進了大帳。這大帳里如今住的卻是李瑕,正埋首在文書之間,似乎是在核驗兵籍冊。“這是什么?”“合丹派來的使者。”兀魯忽乃笑了笑,揮揮手,讓人把人頭依次擺在李瑕面前供他端詳,仿佛是在上菜一般。李瑕不以為意,隨口問道:“怎么沒借合丹想招攬你的機會,先和我坐地起價?”兀魯忽乃澹澹道:“結盟是為了打敗共同的敵人,而不是每天討價還價。”李瑕點了點頭。結盟這種事情一向都是這樣,當足夠強大了,盟友就會變得乖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