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祁山道(為盟主“昵稱不是空白”加更)
李瑕做計劃時,最大限度的考慮是七萬人進祁山道,相應的安排也有。
但其實他心理的估算是來兩萬五千人左右。
他埋伏在大崖山,這是尾,到陽平關正好可容納七萬人的行軍道路。
伏擊開始時,由李瑕所在的“尾”最先發起攻勢,封鎖敵軍退路。
往東方向,整條祁山道都有布置伏兵,開鑿山南面的小道以迅速移動……這也是他在祁山道需要布置兩個多月的理由之一。
至于四門大炮,擺放在三百五十余里之間。
若來的是兩萬或三萬人,中間兩門炮可直接轟殺主將。若在四萬到六萬人,中間兩門炮也可截斷敵陣,將整個敵陣分割為五到六段,將敵軍指揮切斷。
之后,居高臨下以火炮、石砲、震天雷、箭矢等等轟擊敵陣,在物資告罄之前讓敵軍崩潰投降。
李瑕的物資準備得十分充足……
而敵方要想在這個地形中反敗為勝,大戰略上幾乎不可能,只能通過各個小戰場。
宋軍八千精銳分守四百余里之山道,必然有炮火、木石、箭矢覆蓋不到之處,若身處其中的將領們能迅速組織反攻,攻上山來,一點點消滅山上的伏兵,直到大部兵馬冷靜下來,猶有翻盤的機會。
李瑕認為,敵方這個機會有,但不大。
局部戰場的麻煩也必然有,這才是這一戰的難處。
李瑕始終在分析著這些,越是大戰,越是冷靜。
至于這一戰對他有多大的意義他此時不會去想。
一切期待與熱情已被他拋開,他甚至不去聽那些爆炸聲、喊叫聲。
就像是,只有自己的呼吸聲。
像是賽場上,他從不去聽喝彩與謾罵,他感受著自己的呼吸,判斷自己的節奏是否有錯,然后,有條不紊地進行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