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終宋后續叫什么 > 第890章 畏兀兒

      第890章 畏兀兒

      手下幾個重臣中,張玨、廉希憲是他每次見到都蠻高興的。

      這兩人除了與李瑕有君臣之份,還有朋友之誼,且都極具戰略眼光,談話時像知己,由衷感到輕松。

      廉希憲是畏兀兒人,了解蒙古,還久鎮隴西,因此完全不同于長安諸文官,是連通西域的鼎力支持者。

      這陣子以來,正是他坐鎮蘭州,一邊處理隴西政務,一邊為李曾伯保障后勤,一邊還要關注西域局勢,為李瑕的前來做準備。

      長安有許多人想勸李瑕別來,卻從沒人說過讓廉希憲去與阿里不哥或阿魯忽會盟,因廉希憲是地方大員,不是一個小小的使節。這就好比宋廷不希望孟共招降范用吉,也好比賈似道在鄂州時其實沒有權力與忽必烈和談。

      說過了興慶府局勢,自然而然就談到西域。

      “得知合丹增援別失八里之后,臣已提醒河西諸郡注意防備。隴西的駐軍已整備妥當,隨時可以西進支援,只是人數不多,唯余三千人。”

      全境二十萬兵馬,河西、隴西五萬余,關中包括潼關、黃河、武關防線五萬余,北面包括延安府在內三萬余,其余則分布在漢中、川蜀、大理等地防備,也包括各個州縣的駐軍。

      而河西、隴西這五萬兵力,已有三萬余隨李曾伯北上興慶府,那在給各地州縣留下少量駐軍的情況下,廉希憲已經算是調抽出非常多人了。

      好在河西走廊上的關城、州城還有八千駐軍,但地方總是需要人防守的。

      李瑕算了算,道:“看來,抽調兵力出玉門關占據西域是不太可能了,還是先扶持一個忽必烈的敵對勢力為宜。”

      “選擇有。”廉希憲道:“但阿魯忽是第一個回信的,確實出乎了我的意料。”

      “我們都以為會是阿里不哥。”

      “王上允諾了他什么?”

      “與他貿易,與他共擊忽必烈或阿里不哥,保證察合臺汗國自立。”李瑕道,“說來,阿魯忽不是拖雷一系,不需要完全臣服忽必烈……但說實話,此事還有是有些奇怪。”

      “著實奇怪,阿魯忽才剛倒向忽必烈不久。想必還沒有利益沖突。”

      李瑕笑了笑,道:“我都沒敢對長安諸公說這個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