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終宋出后續了嗎 > 第783章 張騫

      第783章 張騫

      “阿魯忽是傀儡,海都卻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耶律希亮道。

      他不可謂不聰明,但終究年少,想法還是單純,又道:“海都是窩闊臺大汗的孫子,他打著支持阿里不哥的名號,其實是在擴張地盤,他已經占據了葉密里城。我就是因此才從葉密里城逃出來的……”

      “是誰助你東歸的?”

      “合丹大王之子。合丹大王支持陛下的消息傳回別失八里,其子也迭兒想聯絡他父親,因此助我脫逃。”

      “……”

      從正午到傍晚,又到了入夜時分,有士卒端上燭火與菜肴,李瑕一直在聽著耶律希亮的敘述。

      三年多的時間里,一個孩子帶著母親與弟弟長途跋涉,不可謂不艱險。

      耶律希亮本還想強忍,說著說著,最后卻還是哭了出來。

      他本是名門子弟,卻在十六歲的年紀已染滿風霜。

      而李瑕雖有耐心,更在乎的卻只是在這西行游記里探知西域形勢。

      直到深夜,耶律希亮說完一路經歷,抹了眼,道:“讓李兄見笑了,我本以為……我再也回不來。”

      “不會,昔有張騫通西域,難得你小小年紀有這番經歷。”

      李瑕是有感而發。

      他近來攻取河西,閑暇時常看的便是漢武帝反擊匈奴之事,今日終于體會到張騫自西域歸來后漢武帝連日與之傾談的心情。

      耶律希亮連忙道:“比不得,萬不敢與博望侯相比。”

      李瑕一想也是,張騫出使西域,困居十三年,持漢節不失,風餐露宿,倍嘗艱辛,更為大漢留下千古功績,后人確實比不得。

      但不論如何,在蒙古大軍來犯之際,與耶律希亮這場談話雖還改變不了任何局勢,卻讓李瑕對忽必烈這個敵人的處境有了新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