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終宋后傳 > 第666章 潼關懷古

      第666章 潼關懷古

          “平心而論,大帥用的是詭辯之術,之所以能取關中,不過是在中原兵力無暇西顧之際,趁虛而入。當然,此為兵法常理,理所當然。大帥有這般機會,該取。且果斷出手,步步搶占先機,讓人佩服。

          但……大可不必說得冠冕堂皇。

          對于廉希憲所效忠的朝廷而言,阿里不哥、李璮的威脅更大,并無在關隴與大帥長期作戰的必要。而并非是民心不可用。至少在開戰之前,關隴民心還不在大帥。

          與其說他打仗‘小家子氣’,不如說是他考慮的角度與大帥不同。想必若重來一次,廉希憲也不打算盡征關中民壯、任關中殘敗也要與大帥魚死網破,他既不愿,也沒有必要。對他而言,事有輕重緩急,就是如此簡單。”

          李瑕聽了也不生氣,抬了抬手,示意他繼續。

          “大帥說,要比北地君王做得好,但還只是說,眼下并未看到。至少這次,北君親征漠北,立漢制、抗衡蒙古舊制,稱得上堂堂正正。大帥雖志向遠大,但……趁火打劫,且借宋廷之名、行宋賊之事。不能說是不光彩,但確實未勝過北君。”

          話到這里,元從正又道:“不過,大帥之氣魄已遠勝廉希憲,他必已甘拜下風,心服口服。”

          “勝廉希憲,目前未勝忽必烈,是這意思?”李瑕問道:“但觀往后如何?”

          “大帥志氣恢宏,往后也許真如大帥所言那般,建煌煌偉業。”

          “往后有可能勝忽必烈?”

          “有可能。”元從正道:“可前提是往后十年、二十年間,大帥還能一切順遂。不病,不死,志向不移,氣運不絕,且還能應付得了南北兩國無窮無盡的攻打。”

          “廉希憲信我能做到嗎?”

          “想必是不信的。”

          “要如何才能信?”

          元從正又向船篷外看了一眼,道:“不知,學生只是依大帥吩咐,站在廉希憲的角度上辯一辯。”

          “可惜了,你太克制,若真是他本人,想必能更雄辯滔滔,暢快淋漓。”

          李瑕說罷,也看向船篷外,不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