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六科庶吉士

          從值房出來,周潤澤感嘆萬分,俗語說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這話一點也不假。

          就像今天這事兒,崔寺要是跟他沒什么關系,他肯定是不會跟他說這么多的,更不會提點他了。

          有時候,快人一步就步步快,能進翰林院自然是好的。

          從皇宮出來,周潤澤上了馬車,沉吟片刻,就從空間取了一罐武夷大紅袍,準備呆會兒送給駱博杰。

          對于駱博杰,周潤澤曾在朝會上遠遠的見過一面,印象深刻。

          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駱博杰,字博文,七十多歲,為人如何周潤澤不知道,但他在朝中的風評還是不錯的。

          翰林院是朝廷中央集權政治體制中的一個職能部門,也是一種官僚制度。

          翰林院既是國家考議制度、詳正文書、諮議政事的職官機構,同時又是國家重要的選才、育才、儲才之所在。

          作為國家最高的育才、儲才機關,其庶吉士之考選非常嚴格。

          被選中庶吉士之后,入翰林院研習經史,經過特殊培訓后,能迅速成為高級官員,較快地進入中央統治核心。

          庶吉士在翰林院學習期間可以參政議政,這就有利于庶吉士留心政事及日后的行政。

          嚴格來講,庶吉士還算不上官員,只能說是儲備干部,是沒有品級的,也是沒有俸祿的。

          朝廷只會對庶吉士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比如戶部給燈油錢,兵部撥皂隸,刑部給紙札,工部修理房屋、具器用,順天府給筆墨,光祿寺給酒飯。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補助,根本不夠養家糊口的花銷,甚至只能保證進士本人在物價昂貴的京城不被餓死凍死而已。

          雖然如此,翰林學士卻因為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以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備天子顧問,其職位頗為清要。

          同時,能夠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深造,本身就是個人能力一個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