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紅樓進士王子的煩惱 > 第084章 八股文

      第084章 八股文

          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的意思是,百姓如果富足了,您怎么會不富足?百姓如果不富足,您怎么會富足?

          春秋時魯國鬧饑荒,國家用度不足,魯哀公問有若(孔子的弟子)怎么辦?

          有若建議減少稅收。

          魯哀公說現在的稅收還不夠用,怎么能再減少呢?有若就說了上面的話。

          對人民的稅收,這不只是一個財政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個執政治國的道德理念問題。

          “輕徭薄賦”,“藏富于民”,百姓衣食富足,是國家富強、政權穩定的前提。

          從有若的話中,可以看到重民思想已深人儒家弟子的心中。

          所謂八股文,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個部分組成。

          周潤澤看到題目后,沉吟一會兒,提筆在草稿紙上寫道: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意思是,如果人民致富于下,國君當然會治富于上。

          這是破題,用兩句話破全題要義。

          接著,他又寫:蓋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意思是,國君的財富,是深深埋藏在老百姓之中的。

          百姓如果富有了,怎么會有單剩下國君獨自貧窮的道理呢?

          孔子弟子有若深刻告訴魯哀公,君與民本是相輔相成的。

          這是承題,申明破題的意思,是為了承接破題而進行的闡述。

          破題、承題有了,接下來就是起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