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修佛就是修心
“在修行過程中將自身的貪欲,私心,障礙等全部認清,也就是所謂成佛。”
蓮花盛開金色的花瓣,書房之內陣陣飄香,就連院外都是大片生長,冥冥佛音憑空生出,年殊面色平靜祥和,腦后佛環綻放著明亮金色,接著說道:“所謂放下屠刀乃是指滌除妄想,放下執著,是悔過和約束自己的一個過程。”
“認清并且接受曾經所造下之罪孽,接受懲罰和悔過,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里義,并不是如世人所認知那樣壞人悔過變好就可以不為過去承擔罪孽。”
“而佛,也并非是佛。”
無形的氣息將年殊的僧袍吹動,周遭盛開的蓮花開始消融退去,他望著面前的俞子期,目光平靜且安寧。
那一身氣息提升了一些,年殊就在他們兩個的眼皮底下再度有所精進。
傳教始終都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在為他人解惑的同時也在印證著自身的修為和認知,年殊為俞子期解釋著自己所認為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含義,在述說的過程中堅定了佛心,從而讓修為有所精進。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修佛,就是修心。
異象緩緩消失,但蓮花的香氣卻還殘留在書房當中不曾消散,哪怕書房的窗戶開著一條縫隙。
關海的目光微微變化,和俞子期的問題比較起來,年殊的回答極有深度和佛理,這樣一來就襯托的俞子期和尋常百姓一樣。
畢竟一個小圣人開口問出這樣一個粗淺的問題,哪怕是自己并不擅長的領域,臉面上也總歸有些掛不太住。
而年殊也是沒有一點委婉,直截了當。
不過這也是,雖說關海和年殊來找俞子期是想要與他合作,但這并不是有求于人,論起地位來,年殊的地位并不比俞子期差多少。新筆趣閣
論起實力,白馬寺和七錄齋比較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這也是神朝之所以最為強大的原因,內部三大派單獨一個拿出去都可以和七錄齋西蜀劍閣這樣的大修行勢力不分上下。
面對年殊的回答,俞子期的眼中并沒有一點不悅或是難堪之色,反而是帶著淡淡的欣賞:“早就聽聞佛子對于佛之一道造詣精深,得天獨厚,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看來我們這次的合作,一定十分順利。”
他從一旁的盤子里拿出了三個茶杯擺在了桌面上,然后分別倒滿,端起來喝了一口,微笑的看著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