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長豐州府即長豐郡,是豐州的首府,也是豐州牧的官署所在。
若設魯郡為州府直轄,則無需再設郡守。
只需保留郡丞和都尉處理政軍事務,同時派遣一名州府直屬的官員定期巡查全軍并上報回州府即可。
這種情況類似于大晉立國之初時的州牧,當時還被稱作州刺史。
彼時天下初定,朝廷為分地方職權,將天下十三州分作了兩百四十一個郡,相互獨立且平級。
中央則會定期派遣刺史對地方政務進行巡查,再將巡查結果上報朝廷,以此來維持對地方政務軍事的直接管轄。
在那時一州之地只是一個巡查范圍,州刺史并沒有直接的行政和軍事權力,甚至連官署府衙都沒有,只能到處走訪記錄,還要定期回朝廷打小報告。
巡查范圍還不固定,每過一年就要換地方。
山高路遠,舟車勞頓,權力小,福利差,貨真價實的苦力。
不過,這種情況只持續幾十年就中斷了。
因為各郡獨立,地方權力過于分散,根本就抵擋不住時常興起的義軍,也壓不住各大門派家族,所以大晉朝廷只能改州刺史為州牧,準開府設衙,招募屬官,總理一州軍政大權。
“古有刺史巡查一州,尚無州牧派遣刺史巡查一郡的特例。”崔恒笑了笑,對此并不反對,想了想道,“可設一職巡撫郡縣,是為‘撫郡’,劉郡丞覺得誰人可任?”
“自然是陳撫縣。”劉立陶一聽這官職的名字就明白了崔恒的意思。
而且也確實是惠世最為合適。
現在惠世已經兼任十七個撫縣,若非是臨時被崔恒派出去送信,恐怕此時已經要兼任全郡二十一個撫縣了。
為了在各縣地方推行崔恒的新政令,惠世已經全郡所有的家族、門派、商賈全都得罪死了,不少地主家里都扎了寫著惠世名字的小人,每天都在暗地里足夠他。
絕對沒有任何緩和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