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席面
大家背后議論的都是誰家的碗大,誰家的碗多。
是十二個碗?是十六個碗?還是十八個碗?
或者村里最闊氣的二十二個碗?
吃席的人在乎的是肉塊大不大,膘厚不厚,肉管不管飽?
酒是什么酒,夠不夠喝?
煙是什么牌子的,按根散?還是按包散?
派發的喜慶禮包里,喜糖是幾粒,還是幾抓?手巾有沒有?瓜子花生有沒有?煮熟的雞蛋有沒有?
再刻薄點的,糯米糍粑有沒有?
要是不把人家牙縫塞滿,不把人家肚皮撐圓,你就等著挨批吧啊。
那些長舌婦們三個一起,五個一群,能在背后把你說個幾年,別家一做喜事就把你拉出來對比鞭尸,保準你日后見不得人。
這年頭做喜酒都是賠錢貨,越要面子賠得越多,來的賓客越多賠得越多。
要賠錢,要賠一大筆錢,這可就難倒阮秀琴了。
畢竟阮秀琴同志從乍窮到乍富,才經歷了兩個月。
那算計到手板心心里過日子的拮據習慣還沒有徹底轉變過來,一下子碰到這等大喜事,不知道是該摳門點好,還是該大方點好。
張宣見老娘溫笑著每出一筆錢的背后是心痛到炸,干脆大手一揮,酒肉蔬菜花錢的這種事情他直接包圓了。
而剩下的就全交給了張茹兩口子張羅。村里那點規矩習俗,張宣有心想幫把手都使不上勁,不敢越位,不敢差池。
不然就算你是文曲星下凡的大作家,說跟你翻臉就翻臉了。
到頭來,興許還會落個不懂事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