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大圓滿(求月票!)
人如其名,貴氣逼人,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很利害的角色,一般人惹了她估計臉骨頭渣子都不剩。
其實上次陶芩結婚的實話,張宣隔老遠見過這人一面,只是沒近距離接觸過。
張宣進門就說:「其實想到外面請你吃個便飯,沒想到反而上門來蹭飯了。」
陶桂笑著回應:「你和陶歌關系那么好,都不是外人,到家里吃都是一樣,就是有些簡單,你不要嫌棄才好。」
「哪里話,陶歌說你手藝特別好,中午來之前就跟我說要我留個肚子。」花花橋子人人抬,是人就愛聽漂亮話,尤其是身份地位達到了這般成就后,好話聽在人耳里更受用。
果然,幾句話談下來,就算初次見面但氣氛也是非常好。
由于陶歌這幾年為張宣奔東跑西,先是在人民文學為「風聲」和「潛伏」造勢,接著又去英國忙前忙后,如今到了新加坡,陶家人就算再傻也慢慢回過味來了:十有八九,陶歌是愛上這小十歲的張宣了。
一開始陶家人并不排斥,因為都認為張宣配得上陶歌,除了年歲差距外,兩人可以說是很般配。
但后來陶家人有些不解了?
緣由在于陶歌喜歡張宣卻遲遲沒行動。不但原配杜雙伶和張宣感情與日俱增,就連張宣身邊都陸續出現其他女人了,陶歌卻還不急,還沒有插手的意思,這引起了陶家一些長輩的不滿。
可再后來,陶家一番調查,發現自始至終都是陶歌單方面地喜歡和付出,張宣并沒有回應這一份感情。
陶家人猜測,張宣不回應的理由估計還是考慮到陶家的背景,所以一直很規矩克制。
這就讓陶家犯難了,總不能為了陶歌一廂情愿地喜歡,就為難人家張宣吧?
不說張宣如今功成名、在海外名聲那么大,不太好拿捏。
就算張宣是個普通人,也不帶這樣欺負人的不是?
你喜歡人家,人家不回應,你就要給人家制造麻煩?這事陶家要臉面,做不出,怕人家笑話。
陶桂差不多能猜到這位大作家和希捷之間的不清不楚關系,不過她沒太放在心上。因為根據她得知地消息看,很明顯希捷在這位心里的地位沒有中大和北大的那兩位高。反倒是吃飯時一直在留心他和陶歌的互動情況。
飯后,張宣帶著希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