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宣小兒,特欺負人! …… 中年青年報紙的頭版頭條,原封不動地刊登了張宣的回擊文章: 張宣說,我的小說出版以來,一路順風順水,還是第一次受到這種“猛烈攻擊”。 不過我母親信奉佛教菩薩,第一反應是想起我母親曾經的教導,遇事應該“八風不動”。 但我自己總是還做不到。 于是又想起孟子的兩句話,“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意思是人出名了,就可能有意料之外的贊譽,或者求全責備的批評,應該淡然處之。 說句實在話,對自己的作品,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說自己有過“不虞之譽”,北師大幾位教授編寫的《二十世紀小說選》,把我的“潛伏”作品排在第五。北大中文系有教授還在課堂上專門講過我的“潛伏”。 但京城老黃先生前幾次的批評,可能要求太多了些,我那時候總是一笑置之。想著自己能力有限,達不成人家要求的高度,無可奈何。 可我今天看了京城老黃的最新評論,有幾句話不吐不快。 有人帶著他發燒進評論圈,就開始了裝神弄鬼。 說實在的,我老感覺,他自己把自己折騰出毛病來了,好好文章不寫,一定要當個文壇惡棍才有高級感,你犯得著嗎? 他總是在公開的場合懟人,重點他并不是跟一些小魚小蝦進行“毒懟”,一般批評的都是一些文化的名人。因此還得了一個“文壇惡評家”。 一眼看過去,好像在他的眼中,就沒有能夠看上眼的人。 我好想帶著惡意問一句,京城老黃你配嗎?家里沒鏡子總有水吧? 以前的時候,他就曾經懟過金庸先生的小說為“四大俗”,他認為只有沒有文化的人才能去追求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