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佛在眼前,岐山圓寂
馬車中,莫山山澹然的神情中,帶著一絲崇敬之色。
盂蘭節還有幾日才會開啟,玉連城一行人就上山,所為的就是拜會那位叫做岐山大師的高僧。
岐山大師是爛柯寺,甚至是整個修行界最高的幾人之一,甚至聽聞比西陵掌教還要高半輩,除了書院之外,世間絕大多數修行者都要在他面前執弟子之禮。
修行界傳聞,岐山大師是百年前前代講經首座私生子,當然沒有人敢向他求證,甚至無人敢提,傳聞只能是傳聞。
而真正令岐山大師得到修行界尊重的緣故,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輩分或身世,還因為他高潔的德行。
數十年前,有過一次非??植赖暮闉?,大河咆孝泛濫,濁浪滔天,淹沒良田。
岐山大師先是攜爛柯寺積蓄的糧食藥物救災救難,后更是拖著重病之軀,攔在將要崩潰的長堤之前,堅持一天一夜,保下南晉最重要的萬頃良田。
從此以后,岐山大師名震天下。然而,他也為此付出極慘重的代價??嘈迶凳?,幾乎半只腳跨入五境之上的驚人修為,從此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再無恢復鼎盛的狀態。這樣一位純粹的佛門大德,的確可以贏得任何人的尊敬。
黑色的馬車停在山道前。
玉連城看著山林中若隱若現的寺廟,聽著莫山山講述那位岐山大師的事跡,心境澹然。
這個世界的佛門是畸形的,其中的藏污納垢,比以往任何一個佛門世界都要嚴重。
若究其緣故,在玉連城看來,還是由于佛祖奴役百萬農奴,以至于懸空寺上的僧人從小看螻蟻般看著農奴,對整個世家帶著高高在上的心態。能出一個像岐山這樣的真正大師,也算出淤泥而不染了。
幾人下了馬車,山道上緩緩行來了一位年輕僧人,僧人面色黝黑,神情寧靜從容,走到馬車前,恭敬道:“觀海見過玉先生。”
又分別同莫山山、天貓女見禮。
這正是前去莫干山,將盂蘭節請柬親自交給玉連城的觀海僧。
觀海僧在寺中沒有具體職務,但因為是岐山大師的關門弟子,故而輩分極高。
“帶我們去見你的師父吧?!庇襁B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