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濱江警事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記者的故事

      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記者的故事

      韓渝回來,最高興的當屬韓樹群和向帆兩口子。

      下班回到家,看到童養(yǎng)婿正跟女兒在廚房里忙碌,一個勁埋怨女兒為什么讓三兒干活,三兒出去執(zhí)行了近一個月任務(wù)那么辛苦,好不容易回來了應(yīng)該休息。

      韓向檸發(fā)現(xiàn)不但妹妹沒家庭地位,連自己都沒什么家庭地位了,真有些哭笑不得。

      老韓跟聽匯報似的問這問那。

      韓渝有問必答,反正只是武裝護航,別看抓了那么多不法分子,但都不歸濱江水上公安分局和陵海公安局管轄,況且老丈人是老黨員、老干部,又不是外人。

      “王記者也去了!”

      “跟我們一起去的,沒跟我們一起回來。船隊一到徐洲,他就上岸了,他以前在那邊做工作過,正好借這個機會回去看看老朋友。”

      老韓跟王記者并不熟,但對王記者那個思崗老鄉(xiāng)早就如雷貫耳,甚至知道許多王記者的事。

      事實上王記者不只是思崗的驕傲,也是全濱江自學成才的榜樣。濱江日報、濱江人民廣播電臺和濱江電視臺不止一次報道過。

      他放下酒杯,感嘆道:“王記者其實只是在我們思崗工作過,并不是思崗人。”

      韓渝下意識問:“他不是思崗人?”

      “他家原來在濱江,以前搞那些運動,真是人妖顛倒,他父親在一夜之間從干部變成了‘大漢奸’,他母親受不了委屈活活氣死了。

      好像是六八年,他那會兒才十五歲,就隨著大批知青從濱江只身去了思崗,成了一個‘可教育好的子女’。”

      老韓覺得有必要跟女婿和兩個女兒講講勵志的故事,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榜樣,放下筷子凝重地說:“小小年紀接受再教育不是一件容易事,他累死累活干一天的工分,折合成錢都不到兩毛。

      看到好多比他大的知青搞起了‘曲線改造’,就是學手藝。他那會兒所在的生產(chǎn)隊正好緊挨著麻風病院,醫(yī)院里有個醫(yī)生有一臺舊的120照相機,他就開動腦筋,想跟人家學照相。”

      以前總說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多么刻苦,做家務(wù)多么勤勞,對長輩多么孝敬,現(xiàn)在又說起了勵志故事。

      韓向檬正想著去醫(yī)學院陪梁曉軍上晚自習,哪聽得下這些。

      她想走又不敢走,忍不住問:“爸,你十幾歲就去部隊當兵,都沒怎么在老家呆過,你怎么知道這些的,還知道的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