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回原單位
白龍港消息閉塞,營船港也在江邊,消息一樣不靈通。
攪黃老家創衛的事,對韓渝并沒有帶來什么困擾,唯一跟以前不一樣的是,不用再回陵海給正在電大接受培訓的海員講課。
其實韓渝早就不想去講了。
現在培訓幾乎成了一個產業,冒出一堆諸如縫紉、車工鉗工、海員等培訓班甚至培訓學校。
有電大開辦的,有職業學校開辦的,有隸屬于勞動局的技校開辦的,學費收得不少,真正的技術卻教得不多。
跟東海乃至東廣的一些企業雖然有安排學員就業方面的合作,但真要是去了工資待遇沒招生宣傳的那么高,真正能通過這種渠道就業的人并不多。
海員培訓班更是如此,之前說能去海船上賺大錢,但培訓結束之后卻要交這樣或那樣的費用,人家想真正上船要花近兩萬!
總之,現在搞得那些培訓變味了,就想賺人家的學費。
而之前找他去講課,顯然不只是培訓那么簡單,更多的是看重他是公安干警,能體現出那個培訓班很正規。
不用再回陵海講課,但培訓這個“副業”并沒有因此而結束。
上個月去長航分局講了一下午,張局說講得不錯,又安排去港務局講。
這一講一發不可收拾,母校的校長和老師知道了,讓回學校給學弟學妹講。
今天更夸張,居然在調到農業局擔任分管漁政的副局長周洪的要求下,來濱江漁政站給參加培訓的各區縣漁政執法人員講。
韓渝坐在講臺上,看著臺下的漁政站領導和年紀都比自己大的漁政執法人員,感覺一切是那么地不真實。
但既然來了就要好好講,畢竟人家是要給講課費的。
“漁民在船上生火、做飯、燒水、取暖,都存在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港口、碼頭漁船聚集,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火燒連營,隨著近年來建造下水的漁船越來越多,漁船火災的危險性越來越大,并且撲救極為困難。”
為了講好這堂課,韓渝做了大量準備。
他拿起一本漁船建造廠家的宣傳冊,一邊舉著展示宣傳冊里的圖片,一邊說道:“現在的漁船越造越大,漁民對海上作業和生活條件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比如這個廠家建造的漁船就開始對船員艙進行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