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濱江警事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沒錢難倒英雄漢(一)

      第二百四十五章 沒錢難倒英雄漢(一)

      聽見波螺響,蹲勒屋里嘸心相!

      這是多年前流傳的順口熘,意思是四廠的“波螺”一響就要趕著上班,不能再呆在家里。

      而“波螺”其實是海螺,是陵海人對體型較大的海螺的叫法。

      海螺通過人勐力的吹奏,發出“嗚嗚”的響聲,聲波在空曠的江邊可以傳很遠。四廠汽笛的形態、發聲方法和發出的聲音與海螺有相似之處,因而陵海人稱其為波螺。

      曾經的四廠,曾被譽為濱江的楠京路。

      小鎮因歷經百年的大生第四紡織廠的繁榮而繁榮,正所謂廠興而鎮旺,鎮上大部分人家都有人在濱棉四廠工作,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廠里的工資比其他單位的工資要高很多。

      因此,四廠職工家庭的經濟條件明顯比鎮上集體單位職工家庭要好,比附近村民家的條件要好很多。

      據說有一年,廠里甚至從省城招了幾百個姑娘。

      每到星期天,鎮上商場、小店、大街小巷,到處可見扎著小辮,穿著花裙的江城姑娘,給這個百年老鎮帶來一股新風。

      四廠最紅火時是全國紡織系統的知名大企業,經常有全國各地的紡織廠參觀團前來學習取經。

      現在沒以前那么火了,護廠河都被填掉了好幾段,但沒填掉的河依然很寬,只見運輸棉花的大小水泥船,靠到廠區的小碼頭,一方方棉花包,經過碼頭傳送帶運上岸。

      雄偉的鐘樓是四廠的標志,也是四廠鎮的標志性建筑。

      據說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廠里的兩派都要搶占鐘樓。

      鐘樓底下是莊嚴的廠門,廠門前的大石橋,本地人習慣叫大門橋,堅固寬闊。

      一到晚上,大門橋附近是四廠燈光最亮的地方。

      孩子們喜歡跑到橋上玩,追來打去。跑過橋,門衛就會來驅趕,生怕小孩鬧進廠門。由于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