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濱江警事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小小講解員!

      第五百八十九章 小小講解員!

      ‘一寸水深一寸金’,航道水深如果不夠,貨輪就無法安全通行。航道對貨輪通航的影響有多大,有兩組數據可以說明,第一組數據是貨輪吃水每增加一厘米,就能多裝載一百多噸貨物。

      第二組數據是我爸爸告訴我的,1992年的時候,他在一艘遠洋貨輪上做大副,最后一個航次是澳大利亞到東海,他清楚地記得當時東海水域的北槽航道水深只有7米,他們的集裝箱輪裝貨的吃水10.5米,要等潮水超過3.5米才能進港。

      1990年,普東新區大開發時,長三角地區船舶載重總噸位超過了整個歐洲的內河運力規模,但全長約為萊茵河三倍的長江干線,貨運量卻不到萊茵河的十分之一。

      在1998年以前,長江口北槽航道就算依靠疏浚,水深也只能維持在7米上下。吃水9.5米的船舶平均一天只能通過15艘左右。大型船舶要在長江口外減載后才能乘潮進入,而外貿集裝箱則需在香港和日本神戶中轉,這大大增加了航運成本,所以必須要解決‘攔門沙’!”

      葛曉倩聽得一愣一愣的,禁不住問:“韓局,菡菡怎么什么都懂?”

      “除了文化課,沒她不懂的。”韓渝苦笑道。

      帶隊來參觀的劉校長很欣賞菡菡,笑道:“韓局,你們這是素質教育。至于文化課的成績,稍加引導,應該也不會差。”

      “我正為這事頭疼,她現在上五年級,再不下點功夫,等上了初中肯定跟不上。”

      “別擔心,現在補來得及。”

      韓渝在后面跟劉校長請教怎么幫菡菡補文化課,菡菡在前面繪聲繪色地說道:“然而,長江河口寬90公里,夏天有臺風,冬天有寒潮,治理談何容易?為了解決攔門沙的問題,交通部從荷蘭和美國請來世界權威專家,外國專家考察之后得出一個結論,說長江口不能治理!”

      “那怎么辦?”一個小朋友急切地問。

      “外國專家說不行,我們只能靠自己!”

      菡菡看著展板,眉飛色舞地說:“1992年,‘長江口攔門沙航道演變規律與整治技術研究’被列入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計劃,在交通部的領導下,長江口航道局的前身——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聯合國內眾多科研、設計、施工單位,開始向長江口‘進軍’。

      1997年1月,在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專家座談會上,時任國家Z理明確了‘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分期見效、先期治理至8.5米’的指導思想。一年后,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拉開建設帷幕。

      但要在地基松軟的海床上,建起一百多公里的穩固堤壩不是一件容易事。最大的難題是,怎么把軟體排鋪設到海床上?建設者們創造性地使用土工布做成布袋,再把泥沙裝入布袋里沉入江底,形成軟體排,相當于在河底鋪上一層‘沙被’。

      2000年3月,一期工程提前9個月竣工,共建成總長近75公里的堤壩、10座丁壩,疏浚了近52公里的航道,那層‘沙被’將長江口航道的水深由7米增加到8.5米,改變了萬噸級船舶需要候潮進港和2.5萬噸級以上船舶需要減載候潮才能通過的歷史,通航能力提升了4倍,東海港吞吐能力和集裝箱吞吐量在世界排名迅速前移。

      然而,施工單位剛慶祝完,交通部剛宣布通航,連續5個臺風洶涌而來。僅僅半年,剛建設好的航道又被泥沙淤積了,水深又從8.5米下降到7.3米,在航道里淤積的泥沙能填滿6個西湖,幾十億就這么打了水漂,工程師們都哭了。”

      “后來呢?”一個小女孩急切地問。

      菡菡一連深吸了幾口氣,接著道:“那段時間,設在橫沙島的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建設指揮部24小時連軸轉,終于在2001年元旦,把水深恢復到了8米。

      2002年4月,長江口治理二期工程正式開工,主要任務是整治建筑物施工。施工地點不斷向外海延伸,施工難度也更大。工程師們采用新型的空心重力式結構——半圓體沉箱來降低成本。

      但當年冬天,第一場寒潮大風過后,沉箱沒了,大堤被‘腰斬’得支離破碎。又是無數個不眠之夜,加固海底地基的‘空心方塊’被工程師們設計出來……

      2005年3月底,長江口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提前完成建設任務,航道水深由8.5米增加到10米,給東海港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提供了保障。2005年,東海港全年貨物吞吐量達到4.43億噸,首次超過新加坡港,躍居世界第一大港!濱江也因此受益,因為大噸位的貨輪能通過‘攔門沙’進入長江靠泊濱江港!”

      劉校長之前不知道這些,感慨萬千地說:“韓局,沒想到航道這么重要,國家在航道上的投資這么大。”

      “長江口航道工程的重要性可能超過了正在建設的長江大橋。”韓渝深吸口氣,想想又說道:“現在實現了10米水深的目標,但10米水深遠遠不夠,三期工程正在進行,再過幾年應該能實現12.5米。”

      “12.5米能讓多大的貨輪通航?”

      “9萬噸,不過只能維持長江口至江城這一段。”韓渝頓了頓,接著道:“但泥沙會不斷淤積,想維持12.5米水深,需要航道部門不斷疏浚,所以航道處的工程船天天在江上作業。尤其長江口,一天都不能斷。”

      劉校長驚問道:“這要投入多少錢?”

      “與收益相比,這些投入是值得的。”韓渝想想又說道:“但隨著進出入經濟飛速發展,就算能實現12.5米水深也遠遠不夠。現在的貨輪越造越大,十萬噸以下都算不上巨輪,所以東海要租借浙海的洋山島,斥巨資建設洋山港和東海跨海大橋。”

      孩子們參觀的第二站是濱江港,濱江港有專人講解。

      許多孩子是第一次來集裝箱碼頭,看什么都好奇,一個比一個激動。

      韓渝看著跑到自己身邊的女兒,摟著她笑道:“剛才講得不錯,其實你可以以長江為題寫一個作文。”

      “我寫了。”

      “什么時候寫的?”

      “上個月,”菡菡得意地笑道:“我參加了吳爺爺的第二屆‘我愛長江’征文,吳爺爺說寫得好,還說我能拿少年組的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