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國民法醫 > 第八十五章 核心

      第八十五章 核心

      江遠滿意的點點頭,圖像不怕糊,就怕沒得像素,全得填充,那在刑科影像中,就顯得真假難辨了。

      糊鍋底式的圖像反而簡單,把該處理能處理的像素處理一下,剩下的全是能用的。

      江遠盡量選擇較為準確的圖像部分做支撐,再做特征點,然后再跑軟件。

      第一次,100枚指紋,未比中。

      第二次,江遠重新選擇了特征點,重新刷了200枚的指紋出來,看到第47枚的時候,就找到了一枚相似的指紋。

      相似而不是相同,是因為兩枚指紋都經過了處理,特征點吻合的地方并不多。

      但這種情況,在疑難指紋中是最常見的。

      還是一樣的原因,要是特征點能夠輕易吻合,何至于送到省廳,進到指紋會戰中來。

      在這里,計算機的自動化判斷,反而是退居二線了。

      指紋專家們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人類的判斷。

      現在的指紋自動識別系統,歸根結底是一種數值系統,它做的不是圖像判斷,而是通過對圖像賦值,來做數值評判。

      直白的講,指紋自動識別系統,識別的就是端點和分叉點,它對大多數的特征點分辨都有效,但某些傳統的特征點,比如小點、小勾、小叉、小橋、小眼、虛線等等,自動識別系統是沒分辨力的。

      另外,如紋線的流向,或者紋型這種,說都不是太說得明白的東西,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就更不行了。

      在指紋會戰這種環境下,江遠更不用糾結于計算機的特征點,就按照傳統的青島式單指指紋分析法,做了標注,再右鍵一點,選擇了“認定同一”。

      叮咚。

      辦公室里,又齊齊響起了新消息的提示聲。

      身邊的李澤民下意識的看向了旁邊的江遠,就見江遠正在緩緩的拆開一盒新的中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