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他身旁兩位老者,一位是太師,一位是太保。

      沒錯,正是赫赫有名的三公!

      大康之前,三公可是朝堂上權勢最顯赫的存在,甚至比宰相還要權柄大,不過到了大康,三公漸漸就變成了虛銜,不再具有什么實權了,到了后來,甚至三公都不被允許上朝了,儼然是變成了吉祥物。

      不過赦封三公,也不是兒戲,一般都是挑選德高望重,名滿天下的長輩,到了眼下,三公同樣也是如此,皆是博學多識,賢德良善的儒雅高潔之士。

      王璨官至太傅,和其余兩位老者一樣,也都是名動天下,百官敬服的大儒,他們雖然沒有實權,但是在百官,在民間的聲望還是極高的,相當于是道德標桿。

      現在王璨三人反對,就更加讓徐樂為難了。

      倘若王璨三人出個好歹,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罵徐樂。

      徐樂只見過王璨兩三面,談不上相熟,所以他也沒法用交情來勸說。

      “王公,您們三位為何要反對重新編撰大康律?”徐樂暗暗的思索后,忽然間眼珠子一轉,他出聲詢問。

      王璨正色道:“大康律,乃是大康立國之本,豈能隨意更改?這不是要亂套嗎?再者說了,這大康律是開國先帝主持編撰的,開國先帝橫掃天下,何其英明神武?我等又豈敢冒犯先祖?這是大不敬。”

      徐樂微微一笑,說道:“百年時間已過,大康如今已不再盛世,這說明大康律不能墨守成規,更不能因循守舊,而是要與時俱進,況且重新編撰大康律,并不是要更改什么,而是要查漏補缺,添加一些貼合當下的律法。王公也說了,開國先帝英明神武,既然如此,開國先帝肯定不想看到大康淪落到如今這個內憂外患的地步,相信開國先帝若是還在,也一定會同意修撰大康律。”

      王璨嘴巴張了張,卻是說不出反駁之語。

      誠如徐樂所言,現如今的大康,確實是已經過了盛世,內外都有憂患,徐樂巧妙的將這個責任,安在了大康律上,認定就是大康律不夠與時俱進,這才是導致了這樣的后果,所以顯而易見,必須要重新編撰大康律。

      而且提及開國先帝,徐樂的言辭,著實是讓王璨不敢,也沒法反駁,畢竟他若是反駁了,那么就是自己打自己臉,說開國先帝不夠英明了。

      王璨郁悶了一下,這才是說道:“祖宗之法,沿襲至今,倘若改變,恐怕會生出諸多禍端,請王爺三思。”

      徐樂對答如流:“祖宗留下來的律法,自然是有其英明之處,我也不是要推翻這些律法,而是要修改和添加,這是我編撰大康律的初衷。”

      王璨皺眉深思,他沒話可說了。

      他的反對之語,幾乎全被徐樂給破解了。

      徐樂說的很漂亮,不是要推翻律法,這讓他沒轍了,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

      一開始,所有人都以為徐樂要推翻這些律法,另行編寫新的律法,所以他們反對的很激烈,畢竟其中涉及到他們祖輩傳承下來的好處,若是有了新律法,他們的優待就沒了,他們當然是反對了。

      可是現在,徐樂卻說并不是要改變這些律法,這反倒是讓群臣心中稍稍松口氣。

      徐樂進一步的說道:“王公,若是您不相信,可以由您來主持編撰大康律,在場的所有同僚,都可以在重新編寫的大康律上留下姓名。”

      很顯然,徐樂又是使出了留名那一套。

      編撰大康律,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而參與其中的人必然也可以名垂青史,萬古流芳,這個好處,任何人都是清楚知道的。

      哪怕是大儒王璨,都是不由得為之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