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甲騎兵。當然也是重中之重。到了現在,吳年都能清晰的回想起來,當時得到了七八百匹戰馬時候的喜悅。不,簡直是狂喜。當時他就決定了,要建立起一支小型的重甲騎兵。等未來有了更多的戰馬,就可以從容擴軍了。吳年的心中,有宏偉的計劃。大規模重甲騎兵。但可惜啊。這個世界上光有計劃不行,還得有執行計劃的人。吳年、章進、衛襦都對騎兵有研究,但不算精通。也就不合適統領騎兵。這一支重甲騎兵,需要自己的伯樂。吳年找來了一些人才,做這支重甲騎兵的百戶、總旗,至于兵丁,很多都是從零開始。遼東雖然產馬,但這里是大山,能騎馬擅長騎術的人少。吳年也給予了這一支重甲騎兵,很好的后勤。小小的六個百戶的兵力,全員鐵甲。騎兵們還不用自己伺候戰馬,有專門的人才管理、伺候戰馬。吳年也去視察過幾次,那六個百戶,把兵丁訓練的很好。看起來大有可為。但是沒有一個強大的騎兵大將壓制著。這六個百戶就像是六個蛇頭一樣,往不同的方向而去。互相之間,誰也不服誰,摩擦不斷。威脅,來自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