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在軍官的帶領下,干脆投靠吳年。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他們可以依靠這些金子,守住漢江,守住漢城,保住半壁江山。而且南方是李家、趙家勢力根深蒂固的地方,又是崇山峻嶺,適合防守。二人對于前途,充滿了信心。該走的走了。該來的當然也來了。這日上午。自告奮勇擔當先鋒的趙鹽亭,首先率部到達了高句麗京城。“趙”字旌旗下。趙鹽亭身披厚重的盔甲,跨坐駿馬,十分振奮的看著前方偉岸的城墻。當年自己的選擇,真是太對了。遼東四府,加上高句麗的半壁江山,立下一國基業,綽綽有余。我身為開國功臣,校尉之一。怎么也能撈取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趙氏與吳氏始終。與國共存亡。振奮之余,趙鹽亭抖擻了精神,下令道:“分出四個千戶的戰兵,接管城防。”“分出四個千戶的戰兵,進入高句麗王宮。”“傳我軍令。城中分毫,都不能動。誰敢違犯軍紀,殺無赦。”“是。”趙鹽亭的親兵大聲應是,傳令下去了。不久后。吳年軍趙鹽亭部,徹底接管了高句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