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夏朝會,永盛之怒,陰謀再顯,學子之怒
永盛大帝親自承認,江寧郡所有救災方案是按照顧錦年獻策走的。
一些聰明的官員,猜測到原因。
他們知道,永盛大帝只是找了一枚棋子,畢竟顧錦年最近風頭無人能及,前有千古文章,后有國運詩。
拿他出來當幌子最好,出了事,大不了就是顧錦年雖有才華,可惜的是太過于鋒芒,不行得好好磨練一二,朕看走眼了。
沒出事,顧錦年領功論賞。
而且江寧郡發生這么多事,武將集團愣是一句話不說,這也有點問題,故此普遍認為,這一切都是鎮國公,蘇文景,還有永盛大帝三人達成協議。
至于顧錦年,就是出來刷個臉的。
可官員知道又如何?肯定不會說出去啊。
但大部分讀書人不一樣,年輕氣盛,最喜歡做什么事?不就是為民伸冤,張口道德,閉口百姓嗎?
顧錦年原本是個紈绔,突然一下變成了大夏第一才子,他們服嗎?
有人服,基本上見到顧錦年的人都服。
但大部分人是不服的。
為什么不服?
因為顧錦年背后是誰?是鎮國公。
仇富心理是亙古不變的東西,一個紈绔突然一下變成大夏第一才子。
尤其是這個紈绔還是大夏最頂尖的權貴,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有人幫顧錦年造勢?
答案顯而易見,很有可能。
只不過找不到理由去噴,畢竟顧錦年紈绔歸紈绔,也沒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