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要打仗了?顧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但滿朝文武,各國使臣離開之后,卻顯得有些心事重重。
今日發生的事情太多了。
匈奴國運被削。
孔顧兩家徹底撕破臉。
陛下的選擇。
這幾件事情都不是小事,身為朝廷大臣,那個不是人精?這一點點的信息,可以讓他們產生無數想法。
首先,匈奴國運削弱,大夏要不要進攻?趁此機會搶回邊境十二城?
站在永盛大帝這個視角上,肯定是想發兵的,但現在的大夏能不能打仗?可不可以打仗?
這些都是問題,而且都是極大的問題。
他們必須要思考,這場仗能不能打,能打,為什么能打?自己有什么好處?不能打,為什么不能打?打了自己有什么壞處?
這些事情若是不考慮清楚,等皇帝開口了,他們就不好回答了,給不出一個滿意的答復,那皇帝可不慣著大家。
尤其是,今日這些儒臣都被永盛大帝怒斥一番,別看只是簡簡單單的罵了幾句,可實際上影響很大。
倘若過兩日朝會,陛下開口,要發兵邊境,往往都是儒臣率先開口,制止戰爭。
可如果永盛大帝拿今天的事情說事,儒臣還有什么好說的?自己影子都歪了,還有什么資格說皇帝?
還有就是,孔家與顧家的決裂,勢必會造成文武之間矛盾加強。
這個倒沒什么好說的,反正本來關系就不怎么好,加強就加強,互相不慫。
可最關鍵的是,陛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