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弱國無外交,尊嚴只在刀鋒之上,顧錦年赴邊境
“銀兩上,三萬萬兩可以接受。”
“龍門大炮不可以給。”
“礦山的話,可以給他們繼續采五十年或者一百年都沒有關系,畢竟只要我大夏王朝真正恢復元氣,這不過是一張沒用的契約罷了。”
“退一步說,無非就是罵兩句,但血仇在前,也沒什么好說的。”
“至于這史書,大金王朝使臣也說了,匈奴國最看重這點,認為償還十二城,就不應當是侵犯,必須要更改。”
“而這更改,我等可以稍稍修辭一二,等到三十年后,馬踏王庭之時,再改回來,也是一樣的。”
后者開口,他的想法也很簡單。
答應或者不答應,只是權益之計,如果大夏王朝未來當真騰飛崛起,那自然無懼一切,如若大夏王朝還是處于普通尋常,那就更別想拿回十二城。
大夏開國,土地是受天地認可的,丟失十二城,大夏王朝的的確確失去了部分國運。
倘若拿回來邊境十二城,大夏國運也必然騰飛。
“禮部,乃國之顏面,倘若答應,即便有朝一日,大夏王朝有能力馬踏王庭。”
“大金王朝,扶羅王朝豈會答應?”
顧錦年直接否決了,原因無他,看似好像沒什么問題,先妥協,再反悔。
可實際上這種辦法一定是行不通的。
原因無
他,大金王朝和扶羅王朝不蠢,大夏王朝若是有朝一日反悔,人家完全可以拿著雙方簽訂公文指責大夏王朝。
甚至說句難聽點的,這就是給別人派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