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個插曲,顧錦年點了點頭,再將目光看向這些親朋好友,神色漠然。 “爾等手持農具,也是一群爭強好斗之人,自行去牢中悔過。” 顧錦年出聲。 待解決完這件事情后,他并無逗留,只是再三告知,他還會再來,如若再來,發現有任何問題,絕不會輕饒。 如此顧錦年離開了。 而孝縣的百姓,卻紛紛開始猜測顧錦年是誰,他們猜不出來,但心里是清楚,這一定是一位大人物。 七日后。 顧錦年朝著曲府方向走去。 一路上,顧錦年見到了太多事情。 他看到有學子苦苦求學,也看到有學子貪圖享樂。 他看到有百姓每日辛苦,只為幾十枚銅錢。 也看到有富商在酒樓當中,一擲千金。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大部分都是悲苦的,享樂的人終究是少數。 此番歷練,不僅僅是為了悟道,還有調查一下大夏境內的打算。 民間苦。 到底有多苦,顧錦年沒有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