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夏朝會,永盛之怒,陰謀再顯,學子之怒
“前些日子,不是有人獻策嗎?”
“江寧郡現在的情況,與這獻策是否有關聯?”
“糾著江寧郡那些官員做文章沒有意義。”
“拿難民和商販做文章也沒有任何意義。”
“誰出的主意,找誰麻煩,這才是關鍵。”
胡庸出聲,但話語十分隱晦。
而后者卻不由皺眉,他一瞬間知道對方的意思。
皇帝今天都公開是顧錦年所獻之策。
也就是說,胡庸讓自己拿顧錦年做文章。
他聽到這話就有些警惕。
畢竟誰不知道,顧錦年只是個幌子,他能獻什么策啊,不就是皇帝自己的策略?找個人隨便無關緊要的人頂上,出了事誰都不用背責。
“拿他做文章的話,只怕會惹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吧?”
何言皺眉,如此說道。
“不。”
“何大人,陛下拿顧錦年當做幌子,無非就是消除影響罷了。”
“陛下真正的意思,你我都知道,就沒必要裝糊涂,可你我更加知道的是,若是陛下當真狠下殺手,大夏將有內亂。”
“陛下好戰,做事凌厲,這是好事,但治國之上,殺氣不可太重,眼下我等想要制止,就必須要讓陛下知道百官態度。”
“所以一定要在顧錦年身上做文章,因為顧錦年是陛下的一枚棋子,一枚試探我等百官的棋子,若是我等沉默不語,這刀就要落在無數人脖頸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