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臣有問題,他們也可以說出自己的意見。 甚至皇帝有問題,他們也可以直言不諱。 但必須要大臣或者皇帝做了某件事情,他們才可以說,私生活上面就輪不到儒臣來管。 而是御史彈劾。 相當于是分化了御史的權力,主要原因還是御史有時候也怕得罪人。 直言不諱的御史不是沒有,可往往下場很慘,畢竟你天天彈劾這個彈劾那個,有一天你彈劾到皇帝了,那你基本上可以回家了。 你一回來,其他人會不會選擇報復你呢?答案顯而易見。 儒臣就不一樣,他們是讀書人,桃李滿天下,有時候即便是說錯話,或者是把人得罪死了,罷官回家繼續教書不就得了。 敢動這幫人?文人清流一脈不把你祖宗十八代懟一遍算伱贏。 聽著儒臣所言。 何言面不改色道。 “百姓自然重要。” “但吏部尚書所言,不切實際。” 何言開口,依舊堅定自己的想法。 為啥? 因為他是戶部尚書啊,國庫在他手中,有多少銀子他心里清楚,什么錢該花什么錢不該花,他心里也清楚。 賑災救民是大事,這沒話可說,之前撥款一分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