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錦年有些好奇,但也接過這份請帖。 “稷下學宮,乃是天下儒道圣地。” “能在學宮內的人,都是各地大儒。” “再者,學宮核心是儒道學術之爭,棋道只是分支罷了。” 蘇文景緩緩說道。 “學術之爭?” 顧錦年皺了皺眉。 自古以來,學術之爭是儒道最恐怖的東西,很容易出大事。 簡單來說,前段時間孔家不是辱罵自己嗎? 這種辱罵是有目的性和利益性,說白了就是搞針對。 借助孔圣之力,可以鎮壓孔家。 但學術之爭不一樣。 如果學術之間產生巨大的矛盾,那兩個人就徹底決裂,以后咱們道不同不相為謀。 當然,一般來說是不會因為學術分歧,從而互相詆毀,但會根據你的學術來挑你的刺,這很正常。 而對于讀書人來說,在沒有明確目標前提下,絕對不要摻和學術之爭。 最起碼有一定的建樹,有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摻和學術之爭。 學術之爭,其實就是為了立言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