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百官參奏,國公入朝,老將之威,雷霆萬鈞
刑部右侍郎出面開口,抨擊的更加夸張,甚至都用上了動搖國本來形容。
足以證明,這幾天百官憋了一口什么惡氣。
“陛下,臣也有事參奏。”
“臣不知道顧錦年獻了什么策略,可三四日過去,江寧郡洪災愈演愈烈,百姓苦不堪言,難民堆積如云,每日送京奏折,皆是慘報,數以千計的百姓一日日逝去,臣倍感心痛。”
“顧錦年與江寧府商人有無勾結,臣不知道,但臣認為,他的策略計謀,存在問題,既不定江寧郡之難,又決不了糧災之禍,如今只因他人質疑一二,便做出如此天人共憤之事,請陛下嚴懲。”
戶部右侍郎也跟著開口。
“顧錦年所作所為,不允禮法,不顧儒意,不尊圣上,不敬天意,此乃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之人,為禮法所不容,還請陛下降罪顧錦年,以示效尤。”
禮部右侍郎也站出來了。
儒臣,刑部,戶部,禮部,全部開口。
外加上其余人也跟著七嘴八舌說起來,除了兵部以及一些武將之外,基本上文官集團全部出面了。
“陛下,臣認為,顧錦年實屬紈绔,不過也沒有諸位大臣所言這般,請陛下酌情考慮,念國公為我大夏王朝立下赫赫功勞,小懲大誡即可。”
最終,有武官出面,為顧錦年開口說話。
只是這開口說話,并不是在幫顧錦年,反倒是在害顧錦年。
小懲大誡是什么意思?
無非就是說,顧錦年是真的有錯,必須要罰,但國公的面子也不能不給,意思意思就好。
畢竟文官集團心里也清楚的很,想要靠這件事情扳倒鎮國公?
想什么東西呢?
看著滿朝文武你一句我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