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支持世子殿下所言。” 一些人出聲,大肆贊嘆顧錦年的想法。 “世子殿下。” 只是有人還是站起身來,朝著顧錦年一拜。 “世子殿下,您的想法,在下明白。” “可做事不可如此魯莽,匈奴國開的條件確確實實有些過分,但可以談。” “只要在一個合理范圍內,兵不刃血的方式,拿下十二城,這不是一件好事嗎?” “對大夏來說,增強國運,對百姓來說,重拾自信。” “而我大夏可以勵精圖治,等到幾十年后,馬踏王庭,依舊可以報仇雪恨。” “眼下,當以大局為重。” 他出聲,望著顧錦年,認真說道。 這是禮部員外郎,三十歲出頭,文質彬彬,他說的也有道理,是站在大局上的。 可顧錦年卻不由出聲。 “敢問大人一聲,怎樣的條件,算是合理?” 顧錦年也沒有動怒。 都是自己人,爭議歸爭議,人家說出人家的觀點,自己說出自己的觀點。 方才憤怒,主要是因為匈奴國如此不要臉的條件。 而不是對禮部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