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弱國無外交,尊嚴只在刀鋒之上,顧錦年赴邊境
倘若,大夏王朝與匈奴國開戰,扶羅王朝與大金王朝可以援助匈奴國,但也不敢明目張膽,只能在暗中送資源,而不能派兵參戰。
若派兵參戰,就視為與大夏王朝宣戰。
可如果是大夏王朝率先做了不好的事情,兩大王朝也有理由參與進來。
這不是給自己找事?
當然,如果有朝一日,大夏王朝的實力,能橫推東荒境,那的確沒什么問題。
但這不太現實。
除非有絕對的力量,不然想要完全統一,難于上青天。
“世子殿下所言有理。”
“可如若按照世子殿下所言,什么都不給,這十二城只能用血來爭回。”
“但如若大夏王朝現在宣戰,雙方大軍廝殺,我大夏保守估計也要死數十萬人。”
“這數十萬人戰死沙場,對大夏王朝來說,是無法承擔的后果。”
后者同意顧錦年的觀點,可他更堅持自己的觀點。
十萬將士死在戰場之上,聽起來好像是一種榮耀,但對于一個王朝來說,這十萬人的撫恤金,就高的嚇人,再加上各種戰耗,其實根本劃不來。
因為十二城奪回來了又能如何?
相當是有一道防守線,防守匈奴國,如若拿回來了,安置百姓要不要時間?百姓在十二城建立新的家園,需不需要財力物力等等?
故而,如果能用緩和一點的方法拿回十二城,才是最好的。
畢竟拿回十二城,是王朝的臉面,外加上國運,其他沒有太大價值。
“將士的夢想,就是死在戰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