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一條龍
不過,大明王也不是一味寬容對待官吏大戶,凡是名聲不好的,統統就地正法,給百姓出氣,以此邀買民心。
這番做派,果然比第一次造反更能凝聚人心。隊伍終于有了自己的綱領,有了基本的行政衙門構架,等到明年收稅,有了錢糧,就能擴大地盤,一步步穩扎穩打,遲早將整個金州,甚至將隔壁州府統統吃下。前提是,能擋住朝廷前兩波攻勢。
平州金州反賊起,烽火燃燒,消息傳到京城,引起朝廷嘩然。
大明王死灰復燃,能預料。
郭大春是什么玩意,這個人從哪里鉆出來的?竟然是邊軍都頭。朝廷的兵將,為什么要殺官造反,這里面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必須好好問問兵部。
兵部:……
關我屁事!
餉銀給了,雖然不足數,但確實是給了。去年,趁著金州反賊被滅,從老皇帝那里薅了一筆銀錢,不但解決了金州平賊大軍的賞銀,隔壁平州也跟著沾光,來了一次換裝。
就說說,兵部有什么責任?
郭大春造反,分明是地方官府貪墨過重,邊軍將領將旗下士卒視作家奴造成的。這是經年頑疾,非兵部的責任,而是打老祖宗起,邊軍制度就出了問題。
兵部推卸責任,戶部則指責兵部貪墨軍餉,吏部指責兵部選將制度存在漏洞,應該讓吏部摻和一腳,就能避免千千萬萬個郭大春。工部則指責兵部拖了后腿,耽誤老皇帝修宮殿和園子,禮部彈劾兵部亂彈琴,不懂教化。
總而言之,郭大春造反,必須由兵部背負起責任。
至于大明王,那個,這個,還得看平江侯。平江侯能剿滅大明王一次,自然能剿滅第二次,順帶將郭大春也給剿了。
老皇帝一點都不慌,還在按部就班的修道求長生。
他穿著一件道袍,攤開胸脯,手持拂塵,花白的胡須垂到胸口,光著腳在太極宮內走來走去。別說,還真有一股子仙風道骨的味道,前提是忽略他眼中的陰狠。
“區區大明王,還有那個……”老皇帝記憶有點混亂。
“郭大春。”邱德福小聲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