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東吳的國主孫權精通于制衡之術。

      他極善于平衡江東各股復雜的派系。

      而他這份獨有的制衡。

      表面溫婉,可背地里不知道染上了多少鮮血!

      為了達到絕對的平衡,江東內部的三股派系,孫權始終在削弱、維系與扶持的抉擇中。

      倒是陸遜最是通透…

      赤壁之戰后,有人的權利太過強橫,所謂——“功高震主!”

      以孫策舊部周瑜為首的“淮泗征伐”一派…理所應當要削弱。

      以本土氏族“顧、陸、朱、張”為首的江東一派也要扶持與加強,以制衡“淮泗”一派。

      至于中間夾著的,則是淮泗派中的分支,以魯肅、諸葛瑾為首的“淮泗流寓一派”!

      所謂三足鼎立!

      大的“三國”鼎足而立!

      可各國內部,又豈不是夾雜著“小三國”呢?

      這些小三國又豈不是鼎足而立,互相制衡?

      至于周瑜背叛。

      并不是廣義上的背叛。

      那時候,整個大漢都在傳言,益州要出天子、吳懿的妹妹要做皇后。

      偏偏那時候周瑜放棄在南郡與曹操的對壘,提出要西進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