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第三十一章 明以洞察,哲以保身

      孫權感慨道:“看來,吾兒很看好陸伯言…”

      孫登頷首,“唯今,曹操麾下謀臣如云,劉備麾下有諸葛亮,父親麾下魯肅、張昭亦是肱骨之才,可再往后看呢?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曹操還能用誰?劉備還能用誰?關羽手下又還有什么可堪大用的謀士么?”

      孫登的一番話引得孫權的稱贊,“吾兒看的遠!”

      說到這兒,孫權吩咐道:“當務之急,當致信一封于江陵,讓子瑜(諸葛瑾)密切關注江陵動向,至于荊南的呂蒙那邊,繼續按兵不動,此番,他關云長不動,孤也不動!孤等他先出招!”

      這…

      孫登補上一句,“那合肥?”

      孫權語氣篤定,“也不動!”





      江陵城,驛館內。

      諸葛瑾身穿燕居便服,心事重重的寫下幾個大字: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初來江陵的兒子諸葛恪在他的身邊評價,“葛藤生長覆叢棘,蘞草蔓延在墳地…父親吟的是《詩經·國風》中‘葛生’一篇,只是,父親不是不喜歡這等‘興、比、賦’兼而有之的文章么?”

      諸葛瑾笑著搖頭,“葛藤里才能長出黃荊,荒涼的墳塋才能長出野葡萄,多好的‘賦、比、興’,可虎父無犬子,怎么…這關公的兒子就長歪了呢?”

      提及這個,諸葛恪就懂了,父親寫下的這一篇“葛生”是與近來江陵城大街小巷,人人茶閑飯余的談論的話題有關。

      已經兩天了…關羽第四子關麟關云旗公然對抗關公,于眾目睽睽,大庭廣眾之下提出要父親下“罪己書”!

      這等消息,在古代不可謂不勁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