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武裝撤僑
彼得諾夫大怒,縱馬向回跑,邊跑邊喊:“沙皇的士兵們,準備作戰,殺光這些叛逃者!”
巴特爾夫……不,巴特爾,同樣指揮著部族的騎兵,散開陣型,準備沖鋒,這是對付火槍不得不用的戰術。
陣型越分散,火槍的殺傷力越低,但付出的代價就是,騎兵的沖擊力也會降低,當雙方距離靠近后,會被對方沖得更散。
羅剎的火槍騎兵,就是兵種里的bug,遠戰是火槍兵,近戰是騎兵,任何兵種對上他們,都會吃大虧。
所有的老弱婦孺們都拼命地加快了腳步。她們知道,在她們身后阻擋著羅剎人鐵蹄和槍彈的,是她們的族人,她們的丈夫,她們的兄弟,她們的兒子。
她們幫不上他們,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低下頭,拼命地往前跑,她們跑得越快,身后的親人壓力就越小。
她們跑得越快,距離大明就越近。雖然派去求援的飛騎一直沒回來,但烏尼戈臨走時告訴過她們,大明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他們一定會在大明的邊境上等著她們。
只要她們能跑進大明的境內,她們就安全了。那些羅剎人在大明吃過虧,他們一定不敢追進大明去。
戰斗打響了,這是這么多天以來,規模最大,也最血腥的一次追殺。
槍聲如同無數成掛的鞭炮一樣瘋狂轟鳴,密集得幾乎聽不出個數。斜射上天空的箭矢,遮天蔽日,猶如烏云。
戰馬摔倒在地的嘶鳴聲,人的慘叫聲,戰馬撞在一起的悶響聲,讓大地都在顫抖,拼命奔逃人們,感覺自己就像在一面大鼓上顫動的跳蚤。
羅剎人被土特部族不要命的沖鋒打得連連后退,但這里也包含著戰術的因素。雖然他們身上也帶著近戰的長刀,但他們最大的優勢仍然是火槍
火槍對比弓箭,優勢在于距離,一旦兩軍相沖變成白刃戰,土特部族的人數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所以彼得諾夫將騎兵分成了四排,當第一排快接敵的時候迅速后撤,第二排繼續開槍。
然后第二排后撤,第三排開槍,如此循環往復,保持對土特部族騎兵的壓制和殺傷。
巴特爾當然也知道這么打下去的危險,但他也迫不得已,他不沖鋒,就永遠是被動挨打的局面。
所以他只能用族人的勇猛來彌補武器上的不足,希望能盡快接敵進行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