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宗族勢力
柳臺盯著蕭風的背影,給柳下打氣:“別擔心,有我們的支持,你只管放心跟他折辯。
郭鋆壓不住這事兒的,肯定請旨后要開堂審案。你不是號稱河西第一訟師嗎,這次就看你的了!”
嘉靖看到郭鋆的奏折,前面說明了基本案情,后面寫明了自己按規(guī)則請旨處理。最后果然有一句十分熟悉的話。
“臣年老體衰,疾病纏身,思維遲緩。此案案情復雜,事涉高官真人,臣懇請……”
字寫到這里筆畫多少有點不連貫,不像一氣呵成的,像是猶豫了一樣,后面接著寫的。
“懇請萬歲降旨,由大理寺、都察院協(xié)同審理。”
原來郭鋆是打算習慣性甩鍋給蕭風的,幸虧及時剎車,才想起蕭風作為被告,這次是沒法再給他背鍋了,所以干脆一口氣把都察院、大理寺都拉進來。
要死大家一起死,不能光死我老郭。不能因為我姓郭,就一直背鍋。
嘉靖皺皺眉,作為天下第一甩鍋能手,他對甩鍋這一手法可謂熟悉之極,但郭鋆的鍋甩的有水平,有理有據(jù),就是嘉靖也不能說出不對來。
事涉蕭風,嘉靖顯得比較慎重。而且有了柳臺之前鬧騰的事兒,嘉靖多少感覺到這里應該有嚴家的影子。
大臣爭斗,嘉靖不在乎,而且歡迎。不過師弟剛從棺材里爬出來沒幾天,就面對這樣的事兒,會不會力不從心啊?
正在猶豫,蕭風已經(jīng)溜溜達達的走進了西苑,嘉靖索性把奏折給他看了,不乏取笑之意。
“你身為柳家贅婿,現(xiàn)在人家宗族打上門來了,你怎么辦?”
蕭風微微一笑:“師兄,你對大明現(xiàn)在各地的宗族勢力,怎么看?”
嘉靖微一沉吟,已明白蕭風的意思。大明從洪武開國,一直支持宗族自治,其實是為了減少管理成本。
大城郭好辦,一個府衙管全城的人,但小城鎮(zhèn)就難了,不但居民分散,而且村鎮(zhèn)之間距離遙遠。
若是設立官府常駐機構,則官吏人員總數(shù)會大幅膨脹,管理成本急劇增加,國家養(yǎng)不起啊。
因此在這些村鎮(zhèn)中,以宗族自治為主,絕大多數(shù)事件都內部解決了,官府的壓力自然就輕很多,確實是維護穩(wěn)定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