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千秋萬世
章臺柳拈著胡須,忍不住喃喃自語:“紙上得來終覺淺啊,這是徐大人多年歷練得到的見地,老夫佩服!佩服啊!”
蕭風看著徐階,心里也是頗為感慨的。搬倒嚴家父子后,他雖然與徐階有過許多不合,但他堅持斗而不破,就是這個原因。
徐階,是這個時間段上,就是最適合當首輔的人選。高拱還未成熟,張居正更是稚嫩,都還需要些時間。
正如徐階所說,蕭風其實是在快馬加鞭,讓大明這架牛車在一條本不屬于它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向前。
這種時候,朝堂中需要這種老辣穩定的內閣首輔掌舵,來處理狂奔之路上無法顧及到的各種細節。
蕭風帶著大軍連年征戰,國庫仍能支撐,除了蕭風做出的種種改革之外,徐階其實功不可沒。
而徐階對儒家的理解,其實也是很深刻的,他所說的不無道理。但蕭風卻知道,這個道理只是針對某個王朝而說的。
一代又一代的王朝統治者,都發現了這個秘密——儒家可以讓他們的家天下的統治變得更穩固,更長久。
可儒家也會讓他們變得更保守,更封閉,更落后,只是這些并不是皇帝們優先考慮的問題,他們優先考慮的就是王朝不改姓氏。
所以現在蕭風面臨的難題就是,他不能說出大明能統治多久不重要,朱家能統治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華夏的進步。
因為這種話說出來,即使是師兄也無法容忍。他所做的一切,也都將付諸東流。所以他得另外想一個理由……
“徐大人,既然你說儒家最適合穩固統治,而且相比其他學術,地位最高。
若是百家學術猶如百姓百官,則儒家就相當于首輔重臣,可壓制百家,可對?”
徐階對蕭風的問話相當警惕,但仔細想了一下,并沒有發現里面有什么陷阱,于是微微點頭。
“不錯,儒家其實也并沒有徹底廢黜其他各家學術。如今大明律法中,有法家的身影;各地將軍中,有兵家的身影;工部之中,有墨家身影。
只是這些雜學都要各司其職,最終由儒家統御。所以蕭大人以儒家為首輔,以百家為百姓百官,十分恰當。”
蕭風點點頭:“既然百家之中,儒家獨尊,百官之中,首輔權大。那請問,首輔若成權臣,則何以制衡?
儒家高高在上,壓制其他百家學術,但若儒家做了錯事,又有誰來制衡儒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