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儒家等級
你只有知道什么叫讀書人,才能知道我看得起誰,看不起誰!”
章臺柳心說你問我什么是讀書人,我本來正要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呢,結果你就告訴我爛了大街了,有你這樣的嗎?
可除了這橫渠四句,我還真的找不到更合適的話來說明什么是讀書人了,想了半天,終于想出來一段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圣人所認為的讀書人理想的一生,老夫雖不敢說能做到,但至少是沿圣人之路而行之的。”
蕭風搖頭道:“那是孔圣人對讀書人內心境界的要求,不是你這種混吃等死之人的借口。孔圣人主張讀書人當有為,你反而不提了?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子貢問孔子:什么才算是有志向的讀書人。孔子回答:有羞恥心來約束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
出使外國,能完成外交任務,不使君命受辱,這樣才可以稱得上是有志向的讀書人。
你隱居山林,不問世事,有所不為我倒是信的,可你的有所為在哪里?”
章臺柳爭辯道:“我讀書明理,為儒家經典作注解,寫文章論述治國安邦的道理,如何不是有所為?”
蕭風冷笑道:“春風可化雨,花落果自成。有所為者,當與時人有益處,與后世有傳承,與人世間有精神。
一等讀書人,可開辟鴻蒙,造福蒼生,澤被萬世,立言立德立功,此等人物,我豈有看不起之理?
二等讀書人,可匡扶社稷,保家衛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此等人物,我豈有看不起之理?
三等讀書人,若逢盛世,則以天下為己任,以道德著文章。忠于職守,兩袖清風,心懷天下,輔政安民。
若遭逢亂世,或以文人風骨,立筆擎天,雖身死而浩氣長存。或忍辱負重,不惜自身聲名,護天下百姓。
此等人物,如宋朝之文天祥,元朝之張養浩,本朝之海瑞。以海瑞為例,雖有迂腐之嫌,我豈有看不起之理?
此三等之外者,或有著書立說,導人向善的;或有開館授徒,桃李天下的,或有路見不平,仗義執言的。但有可取之處者,我何曾看不起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