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蕭風 > 第四百一十章 伊王之亂

      第四百一十章 伊王之亂

      最悲催的是,告狀對伊王屁影響都沒有,上告的地方官和百姓卻倒了大霉。

      朱元璋當初立下的規矩,對王爺級別的宗室,保護極其嚴密,總結起來三句話。

      言官不能告,司法不能審,重罪不加刑。

      大明的御史言官是很牛的,不管你是文臣武將,官居幾品,逮住你就告。如果最后告對了,言官有功,告錯了,言官無罪。

      有的言官就膨脹了,連皇帝都敢數落兩句。可神奇的是,按照規矩,言官敢數落皇帝,卻不敢輕易告王爺。

      按朱元璋的規矩,言官告王爺,如果是小錯,不管是否屬實,言官都有罪,要殺頭!

      雞毛蒜皮的事兒你也盯著,是看朕的子孫不順眼嗎?殺頭沒商量!

      如果是大錯,那也得拿出真憑實據來,如果宗人府認為你證據不足,一樣要殺頭!

      言官尚且如此,其他官員就更不用說了。至于庶民,靠,區區庶民也敢告王爺,不管有沒有證據,殺頭!

      當然,隨著后期王爺變多了,實際執行中,朝廷也對告狀者沒這么殘忍了,但即使不殺頭,丟官打屁股甚至流放,都是免不了的。

      就算有人拼死告了狀,司法部門也不能審王爺,得轉交給宗人府。宗人府的人一般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告狀也沒啥動力。

      退一萬步說,宗人府忽然明鏡高懸了一次,判了王爺有罪,可按朱元璋的規定,王爺不能打,不能流放,一般就是扣罰俸祿為主。

      只有兩種情況下,對王爺們的懲罰會很重。第一種就是受害者同樣是宗室子弟,朱元璋為了防止子孫們自相殘殺,確定這種情況下要嚴懲!

      第二種自然就是造反了,這個不用說,敢造反搶皇位的,別說叔侄兄弟,就是父子,皇帝也絕不會留情。

      伊王就很聰明,他殺人雖多,都是庶民,一個姓朱的都沒有。他只蓋房子,搶人妻女,絕對威脅不到皇位,跟造反也毫不沾邊。

      所以雖然惡事做盡,始終穩如泰山。這一點上,連嚴世藩都要豎起大拇指夸一聲:牛逼!

      伊王此時滿腔的怒火,那幫宗室子弟被趕走時,竟然敢偷偷議論他無能,真是豈有此理!

      他從腰間掏出一粒極樂丹,吃進嘴里。這是他的王府管家花重金幫他從黑市上購買的,蕭風那個混蛋,搞什么禁藥,否則哪有這么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