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女子守城
正常的戰(zhàn)斗中,騎兵是不會把自己的速度用完的,他們會在速度開始下降的時候改換方向,斜刺里沖出去。
然后兜個圈子,把速度再提起來,重新沖鋒,繼續(xù)形成對步兵的沖擊優(yōu)勢。這也是帶兵將領(lǐng)的基本操作。
但戚繼光并沒有要求這么做,因為他離得很遠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南京守軍如今是在靠著最后的血勇之氣頂著,隨時都有頂不住的可能。
所以他采用了最魯莽,最直接,最節(jié)省時間的打法,沖進去,沖到城墻下,對攻城的倭寇形成內(nèi)外夾擊。
大明的騎兵終于沖破了倭寇的阻擊防線,直接插到了攻城倭寇的屁股后面,讓攻城的倭寇變成了三明治中的雞蛋餅兒。
在沖到城墻附近的位置時,騎兵的速度也終于被混戰(zhàn)拖慢,最終停住了。失去了速度的騎兵,無非相當于個頭高一點的步兵。
但城墻上的守軍頓時士氣大振,他們登上城頭,對著被夾擊的倭寇一通箭雨,甚至都不用刻意去分辨敵我雙方。
騎兵都是頂盔貫甲的,從上往下的箭對他們有殺傷力,但并不致命。
而倭寇因為靠腿,又是急行軍,所以連輕甲都穿得很少,大部分只是帶個頭盔意思一下。
這就導致同樣的箭雨覆蓋之下,倭寇的死傷慘重,大明騎兵大部分是受了點輕傷,而倭寇也被更緊地擠在了城墻之下的條形地帶。
南京城墻上站著的已經(jīng)不光是士兵了,很多百姓中的男丁也沖上城樓,他們不會射箭,但能把石頭搬上城頭,再扔下去。
對于城下?lián)頂D的攻城倭寇來說,石頭落下的威力甚至比弓箭還要可怕,弓箭還可以用長刀撥打,石頭卻能直接把刀砸成兩段!
這樣腹背受敵的局面是兵家大忌,縱然人數(shù)仍然比趕來的大明援軍占優(yōu),但火槍已經(jīng)無法發(fā)射,城下的倭寇難以動彈,死傷慘重,失敗是必然的結(jié)局。
織田信長當機立斷,讓人傳令,放棄進攻城墻,全體向后轉(zhuǎn),包圍趕來的大明援軍,吃掉他們,尤其是要干掉戚繼光!
這是又一次絕地求生的嘗試。現(xiàn)在攻城是腹背受敵,那就干脆轉(zhuǎn)過頭來專心對付大明的援軍。
此時倭寇雖然死傷慘重,但也還有十萬人,戚繼光帶著的五萬的騎兵,一陣沖殺后,也已經(jīng)折損近半。
只要倭寇穩(wěn)住陣腳,困住戚繼光的兵馬,一定能圍而殲之。
唯一擔心的,就是南京城里會不會沖出人馬來,若果然那樣,仍然是個腹背受敵的悲慘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