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國坊之爭
“蕭大人,君子不念舊惡,我當初一時糊涂,已經蹲過天牢,受過懲罰了,你還揪著不放,是何道理?”
蕭風詫異道:“我是在夸你啊,怎么能說是揪著不放呢?而且你還記得要為百姓降稅賦,我很是感動啊!
你這想法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聽說你在家讀書時就經常說,百姓太苦了,要減輕百姓的負擔,難道你忘了嗎?”
徐璠心想我說過這話嗎?但蕭風這話完全是順著他的話演繹出來的,他還沒法否認。
他今天在朝堂上義正言辭的說要為百姓減負,蕭風說他讀書時就常這么說,這完全合情合理啊!
否則呢?平時你一點都沒有這個想法,今天上朝忽然就冒出這么一句來,傻子都能看出來不是為了百姓,而是針對蕭風啊!
所以徐璠只能點點頭:“不錯,位卑未敢忘憂國,徐璠心懷此志久矣,并非一時興起之言!”
蕭風連連點頭:“當時你還四處去勸松江府的大族鄉紳們,說百姓太苦,讓他們為百姓減租,這也是真的吧?”
徐璠硬著頭皮點點頭:“不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徐某正是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兒做起,從未忘懷!”
蕭風滿臉的欽佩:“聽說你還寫過《朝廷稅賦論》,雖然流傳不廣,但我卻有緣讀過幾句,十分欽佩。”
徐璠已經開始懷疑自己了,莫非自己真的干過很多讓人感動的事兒,然后后來失憶了嗎?
他遲疑地點點頭:“時隔多年,我也快記不清了,不過是年輕時的隨筆而已。”
蕭風正色道:“你曾說過:朝廷,國之支撐也,如人之筋骨,筋骨不強則無以御外辱,平內患;
官員,國之靈智也,如人之肺腑,肺腑不清則百病橫生,雖有筋骨之強而難長壽。”
這兩句話說得深入淺出,十分大氣,群臣不禁都看向徐璠,連嘉靖也微微點頭。
徐璠猶豫一下,心說也不知道是哪個同名同姓的倒霉蛋,看來是沒出名,那就不好意思了。
“不錯,當時我雖年少,但確實已經有此想法了。”
徐階懷疑地看了看徐璠,又看了看蕭風,總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