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言破群丑
吏部尚書夏邦賢松了口氣,今年的年終考評工作太好做了吧!我再也不需要平衡給誰幾等了,也不用擔心嚴嵩找我談話了呀!
嚴黨群臣垂頭喪氣,想不到只是上朝助個拳,當個氣氛組,卻也被殃及得鼻青臉腫。
真是高高興興上班來,哭哭啼啼回家去啊。
嚴嵩見嘉靖翻了臉,想來想去,總不能扔下兒子自己戰斗。何況改稻為桑還是需要有人背鍋的,既然今天已經丟臉丟到頭了,該爭取的利益還是要爭取的。
“萬歲息怒,群臣今日確有不妥之處,但臣以為蕭風為江南總督益處良多,不應輕言換人。還望萬歲三思啊。”
嘉靖的氣也出得差不多了,他也明白嚴嵩的意思,大局為重嘛,想來師弟也就是為了出口氣而已。
“蕭風啊,嚴首輔言之有理。你平日里飛揚跳脫了些,難免被人看不慣,但朕是深知你的。
這江南總督,眼下確實沒有比你更好的人選,你就不要推辭了吧。”
蕭風也知道,嘉靖是不會讓自己辭職的,因為他現在并不想讓嚴嵩完全掌控南方。這就是嘉靖的制衡之道。
嘉靖信任嚴嵩,但不會讓他毫無對手,歷史上哪怕是嚴黨勢力最大的時候,也依然不斷有人站出來挑戰嚴黨。
這不僅僅是一句忠臣孝子不怕死就能解釋的。嘉靖的制衡之道,始終給了那些對抗嚴黨的人以希望,也給了他們生存的空間。
別人不說,從對海瑞的態度,就能看出嘉靖做事的風格。而楊繼盛也是被嚴嵩偷偷塞進斬首名單里,被嘉靖誤批的。
所以蕭風見好就收,大義凜然的表示,既然朝廷需要我,我義不容辭!
“請萬歲放心,既然諸位大人已經知錯認錯,臣不會拿國家大事跟他們計較賭氣的。
臣還是那句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明是萬歲的,可也是每一個臣子的!大明興亡,匹夫有責!”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明興亡,匹夫有責!
張居正喃喃地默念著這兩句話,神色不知不覺間從迷茫變得清醒,從猶豫變得堅定,他忽然覺得,自己一向盯著嚴嵩的眼睛,變得更加開闊了。
除掉嚴嵩又如何?誰能保證下一個首輔不會變成嚴嵩?只有一直把國家放在心上,把大明的興亡放在心上,才能讓這天下長治久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