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助學
蕭風斬釘截鐵地說到:“十中有一?嚴大人想得也太好了吧!當今天下,讀書人百中有一就不錯了!
苗疆之地,十二歲以下的學童本就不多,所謂數百萬之眾,大部分在深山密林中生活,海瑞得猴年馬月才能擴展進去!
一年算下來,也就幾萬兩銀子,能到十萬兩就頂天了。萬歲想想,這幾萬兩銀子是花在讓苗疆人讀書上好,還是花在和苗疆人打仗上好?
真的打起來,只怕一年的軍費,沒有幾十萬兩才真的不夠!”
嘉靖心動了:“十萬兩銀子,倒不算很多,可以考慮。只是聽你的意思,今后還要在藏區、蒙區、關外女真之地建學堂。
若是都用此法,只怕朝廷財政終究會難以為繼啊。”
蕭風笑道:“萬歲,讀書明理之事,本是人之天性。何況這些地方的人讀書之后,朝廷可以在當地建學宮,讓他們在本地學宮進學。
等他們這些地方有了秀才和舉人后,朝廷可以再開恩科,讓這些地方的學子們進京趕考。考中進士的,就可以安排回本地去當官。
本地那些讀書人見到了讀書的好處,朝廷就是不再給錢了,他們也會自發地讀書。”
這番話說得邏輯縝密,洞察人心,連嚴嵩也想不出更好的反對意見來了,嘉靖更是連連點頭。
“很好,很好,就按你的方法辦吧!內閣擬旨,傳到苗疆,由海瑞奉旨推行!
戶部左侍郎劉彤,為人勤謹,體察民情,敦厚誠懇,大智若愚。可見朕識人不差,不枉朕一番提拔。
然連年超拔,已屬過速,不宜再進。著禮部擬旨,封其妻為三品誥命,以示恩寵。”
劉彤激動得不能自已,連連謝恩,下了朝還兀自面紅耳赤,興奮至極。
潘璜打趣道:“老兄今日為夫人掙下功名,想來明日上值必要遲到,可得提前把假請了。”
劉彤連連點頭:“大人說得沒錯,上次小女獲封二品誥命,家妻給我講了一夜道理,早上果然遲到。
今日之事甚大,想來道理會講得更久,下官明日需讓管家提醒,不要誤了上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