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明稅賦
蕭風笑道:“那些百姓對少收了他們稅賦的士紳感恩戴德,心里自然對朝廷就沒有好感。
明明是朝廷的稅賦,分給了百姓和士紳享用,反過來朝廷收獲的卻是百姓的嘲笑和抱怨。
如此一來,這些百姓只知感恩士紳,不知感恩朝廷,他們的氣運自然也就不能為朝廷所用。
與其如此,朝廷還不如直接減少百姓的稅賦,也縮小士紳的特權,這樣一來,百姓自然感恩朝廷,而非士紳。
這樣一來,既做到了藏富于民,又讓大明百姓的氣運皆為朝廷所用,豈不是更好嗎?”
嘉靖被觸發了關鍵詞,睜開眼睛往下看了看,微微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藏富于民也不是不行,可朝廷少收了錢,百姓自然應該感恩朝廷的,怎么可以去感恩那些二道販子呢?
高拱急了:“蕭大人!大明此時戰事不斷,正是用錢之時。
輕徭薄賦固然是好,可若是收入一下去掉一半,大明國庫空虛,如何振作?”
這確實是個現實的問題,古往今來的皇帝,除了頂級昏君,其實沒有幾個不想國富民強的,也都明白輕徭薄賦,藏富于民的道理。
可真要做起來又何其艱難?秦始皇修長城,拖垮了大秦,可那真是因為他喜歡建筑行業嗎?他也是不得已啊,要防備游牧民族啊。
隋煬帝修運河,拖垮了大隋,可那真是因為他喜歡坐船嗎?他也是不得已啊,要想富,先修路,少生……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花光了國庫的錢,可那真是因為他喜歡江南的美女嗎?他也是迫不得已啊……他可能是真喜歡。
所以,皇帝只有趕上風調雨順,沒有對手的好年頭,才有可能實現輕徭薄賦,藏富于民。
大明之前的日子不算太好,沒有敵人的時候就不多,風調雨順的時候更不多,也就從這兩年才開始好起來的。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要輕徭薄賦,會不會激進了點?嘉靖也把疑問的目光投向了蕭風。
蕭風淡然道:“國庫需要錢,但以地稅為主,不但錢財有限,而且會打擊農民種地買地的積極性。
輕徭薄賦,可以讓百姓日子更寬松些,也更容易買田置地。人有恒產,方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