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倭寇難逃
俞大猷笑了笑:“我知道你會有此問,也罷,就讓你輸個明明白白,否則你還以為是自己運氣太差呢。”
俞大猷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封信,扔給密使,江風勁急,俞大猷扔出的信卻破空而至,并未被風吹走,可見速度極快,力道極強。
密使的眼睛瞇了起來,伸手接住信箋,眼睛盯著俞大猷,緩緩抽出信紙,上面赫然是蕭風的筆跡。
“大猷,為師安好:前番飛鴿傳書與你,讓你搜尋倭人忍者,并囑咐你寫字來測。
今你寫之‘寇’字已經收到——ps:巧巧說你的字進步了。”
密使一臉問號地看著俞大猷:“這兩個鬼畫符一樣的東西為何意?”
俞大猷理所當然地搖搖頭:“不知道,我師父是道門真人,寫信之時帶上兩個常人看不懂的符咒有何奇怪?”
密使直覺這個“ps”不應該是符咒,不過他此時沒空關注這個,聽俞大猷說也不知道,那自己暴露的秘密就應該不在這上面,干脆就跳過,往下看。
“‘寇’上有寶蓋,本為房屋之意,然你所問問題乃是如何抓住倭人,那就牽涉倭人逃走之法。
倭人斷不可能帶著房屋逃走,因此此處房屋之意,應為有頂有壁之車船,因此這些人并非步行或騎馬。
戰飛云根據農莊中的痕跡推測,這批倭寇至少有四十人。倭人口音怪異,冒充大明百姓并非易事,因此他們不會分散行動。
能裝下四十人之馬車,必然是車隊,十分扎眼,容易暴露,而且官兵一路沿途設卡,更是難行。
所以此處寶蓋之意,這些人應該是坐船走的。而且‘寇’字下方右面之‘攴’字,有船帆之象,也應對照此理。”
密使還是第一次看見蕭風的測字之術,看著這段文字,不由得額頭直冒冷汗,勉強鎮定心神,向下繼續看。
“‘寇’字下方有‘元’,‘元’字本意為人之頭,群之首。
此‘元’字偏而不正,‘攴’字本意為戒尺,又有敲打之意,故此群人雖有首領,卻非正主,只是臨時約束而已。
古字‘元’通‘兀’,‘兀’有光禿空蕩之意,此船應為空船運人,并未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