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千古文章
嘉靖在后堂一直在閉著眼睛思考,蕭風此時忽然要反貪,時機是否合適。
其實對反貪這件事兒本身,大明皇帝從來都不怎么猶豫。
從朱元璋到朱由檢,從頭到尾,大明殺死的貪官人數是其他朝代的好幾倍。
嘉靖猶豫的不過是時機對不對罷了。所以蕭風先指出如今外患暫時平息,正是反貪的好時機,戳中了嘉靖的心里。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文官集團是否支持,若是沒有他們的支持,皇帝想反貪也很難推進。
現在徐階已經被蕭風逼著表了態,那……那就干唄!
外面百姓的山呼萬歲,何等真誠,何等好聽,朕什么也不用干,只要讓他們放手去干,就可以了,這事不錯啊。
徐階臉色慘白的面對著歡呼的百姓們,尷尬的點點頭,不敢看同僚們一張張難看的臉,迅速轉過頭來,怒視著蕭風。
“反貪之事老夫已經同意請旨了,現在回到咱們說的主要事情上來!你只回答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還沒解釋呢!”
有讀者大人留言說,旁白太多了,對話不連貫,導致后面看到對話時,前面的都忘了,極大地影響了閱讀體驗,太不像話了!
誠懇地接受批評,為了保障各位讀者大人的閱讀體驗,我決定……將前面的問題重新給大家回憶一遍。
徐階說的兩個問題是:
第一個:“自古道‘兵兇戰危’,又道‘佳兵不祥’,可見都以武夫之事為不詳之事,君子不為也!
第二個:既然蕭大人說文武并重,為何不見古人對讀書一事有這樣的評價呢?”
蕭風說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一路掰扯到逼著徐階請旨反貪,將這個最得罪人的事兒扣在了徐階的頭上。
第二個問題他確實還沒回答呢,現在徐階怒火中燒,逼著蕭風解釋第二個問題,希望能扳回一城。
蕭風笑了笑:“徐首輔學識淵博,怎么和你兒子一個毛病呢?你兒子想不起太祖的詩,你也想不起來?
你不記得太祖就有一首詩叫《罵文士》的嗎?你說,太祖能不能算是古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