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善惡抉擇
如果原來就如此,那自己對裕王可曾有過這份兄弟之情?如果是變了,那是因為什么變的呢?
景王擦擦眼淚,艱難地抬起腳來,往前走了一步,所有人都發出了松一口氣的聲音。這聲音鼓舞了景王,他腳步不停地繼續往前走起來。
裕王拍了拍他的后背,用的勁挺大,多少帶點后悔自己多管閑事的情緒。
巧巧拍了拍他的胳膊,小聲對他說。
“好險,你要走了就吃不著今天晚上的新菜辣椒小炒肉了!”
景王耷拉著腦袋走進后花園,在蕭風對面的石凳上坐下:“師父,我錯了,我不該借……偷拿東西。”
蕭風許久才開口:“載圳,你知道為何劉玄德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嗎?”
景王身為皇子,雖然不怎么愛學習,但基本受教育程度還是有保證的,自然知道這句話。
“這是劉備勉勵兒子的話,告訴他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做。
因為防止做壞事要從小事開始防范,否則積少成多,人會變壞,也會壞了大事。”
蕭風嘆息道:“人們都是這么解讀的,其實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景王抬起頭,蕭風當了他和裕王的師父后,基本就像個大哥一樣,帶著他倆玩玩樂樂,用耳濡目染來教育他們。
像個真正的師父一樣給他們正兒八經的講課,今天還是頭一次。
“‘勿以惡小而為之’,是因為惡的大小,其實并不是一個能準確衡量的標準。
一個三歲孩童的小惡,可能只是打碎碗碟;一個成年潑皮的小惡,就可能是掀翻人的攤子。
潑皮流氓的小惡,可能會讓一個攤販憤懣窘迫;縣官府官的小惡,可能會讓一地百姓傾家蕩產,而王爺天子之小惡,可能會讓百姓有冤難伸,流離失所。
宋仁宗深夜腹中饑餓,想吃羊腿而終不敢言,是因為擔心自己一念之小惡,引宮中朝夕之備,領天下靡費之風。
張飛酗酒之小惡,先丟徐州,后丟性命;曹操雄才偉略,因好色之小惡,先丟猛將,再死子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