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各懷心機
佛朗機人見勢不妙,一邊放槍一邊撤退,倭寇也只能跟著撤退。
這時附近傳來怒吼聲,呂宋人民剩下的軍隊一涌而出,射著弓箭追殺。
弓箭的殺傷力自然遠不如火槍,但勝在數量,尤其是在敵人敗退的時候,亂箭齊發,氣勢驚人!
好不容易一路狂奔,退到了能看見海邊停泊的戰船的位置,佛朗機人忙不迭地拿出小旗子來揮舞,示意戰船支援!
這就是佛朗機人的戰術,他們的船炮技術,在這個時代是最先進的,因此他們在攻打這類海邊國家時,往往會采用這種戰術。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撤,讓戰船來解決問題!再牛的火槍,再牛的弓箭,再牛的軍隊,也頂不住船炮啊!
所以明軍立刻停住了腳步,那些呂宋人也跟著停住了,他們停在船炮轟擊的范圍之外,大肆嘲諷了對手一番,也撤退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這一幕反復上演。佛朗機人和倭寇一推進過遠,就會遭到大明軍隊和呂宋人的攻擊。
但當他們一回到船炮的射擊范圍,這邊也就不追了。一場閃電戰,就這樣打成了持久戰。
問題是這持久戰呂宋打得起,佛朗機人卻打不起。呂宋的糧食在陸地上,前方作戰,后方烙餅,至少一年吃不窮。
可佛朗機人的糧食在船上,船再大,又能裝多少糧食呢?何況戰船雖多,也沒多到能包圍呂宋的程度。
在船炮夠不到的地方,在大明軍隊的掩護下,一部分呂宋人已經放下弓箭,拿起鋤頭,開始耕種了。
這他媽的才是真正的持久戰啊,你佛朗機人的戰船再牛逼,總不能在甲板上種糧食吧,你怎么實現可持續發展啊?
最后佛朗機人只好放棄了心心念念的呂宋,大批戰船揚帆起航,帶著殘存的倭寇,奔向下一個目標。
呂宋國王松了口氣,然后小心翼翼地詢問,大明的軍隊能否在國內駐扎一段時間,所有給養都歸呂宋出,就是給點錢也行。
畢竟佛朗機人和倭寇太可怕了,萬一大明軍隊走了,他們再殺個回馬槍,可就完蛋了。
帶兵的大明將領表示義不容辭,同時為了讓呂宋人民放心過日子,他們主動接管了呂宋海岸線的巡防工作。
大明軍隊指揮呂宋人,在船炮范圍之外,建起了一批瞭望塔和烽火臺,這樣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登陸,都可以迅速發現并傳遞信息。